次贷危机ABC

这是我两个星期前写的,有很多信息已经过时。因为受到篇幅的限制和对受众的考虑,很多事情也没有展开的说或者说的很精确,同时里面的一些说法未必是广泛接受的观点。原文发表于《瞭望东方》。本文系个人观点。

 

华尔街,正在经历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据报道,美国政府正在紧急出台数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市场拯救计划,这还不包括之前拯救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时借给摩根大通银行的290亿美元,接管房利美和房贷美时承诺的2000亿美元以及上个星期借给保险巨头AIG850亿美元。此时此刻,大概没有人能知道这次危机用何种方式收场,甚至没有人知道这场危机最根本的源头是什么,本文只是试图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大家对这场注定要在经济金融史上写下一笔的危机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次贷危机的背景

 

想去了解次贷危机,就必须得了解危机前空前繁荣的华尔街。在经历了911事件的重创之后,很快,华尔街的银行家们就发现自觉自己处于了一种异常友好的金融环境中。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复苏,将联邦基金利率一降再降,在20036月到20046月的一年时间里,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历史上从未到过的低点1%。这意味着,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华尔街可以从市场上用低得惊人的成本获得资金。和以往有所不同的是,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引起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的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要得益于大量廉价的外国产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产品的涌入。总而言之,无论是联储还是华尔街,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很舒服的状况中。联储可以尽兴的维持低利率,刺激经济却不用担心通胀。而华尔街则发现市场上充斥着便宜的资金,唯一要做的是把这些钱投到可以赚钱的地方――这一次是房地产。

 

为了控制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后面还会提到的房利美和房贷美(两房)对贷款人的资质其实有硬性的标准。只有达到一定资质的,两房才会愿意为这样的贷款人提供贷款担保。而那些没有达到这些硬性标准的贷款,就是这场危机的主角次级贷款。次贷由于风险较大,又没有两房这样的机构提供担保,过去从来不是华尔街追逐的资产。但这一次非常不同,华尔街现金充斥,对于所有可能赚钱的机会都不会放过。一些房贷机构开始追逐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获得贷款的客户,这些人可能没有信用记录,可能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可能付不出首付。但为了争取这些客户,一些房贷机构可能开出异常优惠的条件,比如说很低的首付,开始几年很低的月供,于是很多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能买得起房子的人一夜之间就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房贷机构也并不全是自己持有这些贷款,而是将这些贷款用异常不透明的方式打包,再卖给那些现金充裕的华尔街投资者。因为不透明,使得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些打包的贷款风险到底有多大。在现金不停流进房地产,房价不停走高的时候,所有的资产看上去都像是优质资产。一个正循环就这么形成了――次贷被当作优质资产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于是次贷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就进一步抬高了房价,于是次贷就显得更加诱人,更加没有风险,如此往复,泡沫越来越大。当然,在泡沫破裂之前,很多人并没有觉得那是一个泡沫,相反,他们觉得这是金融创新带来的新的时代。

 

如果仅仅只是泡沫,事情也许还不至于如此糟糕。资产价格起起落落,华尔街经历得多了,上一次泡沫破裂也就是8年以前。让事情复杂的是很多华尔街机构用异常高的杠杆率在进行投机。高杠杆率投机就是这么一种行为,比如说一个机构只有100块,但这个机构从市场上借来了3000块进行投资,这3000块如果有5%的净回报率,那这个机构就赚了150块,相对于这个机构的资本金而言,这就是150%的巨额回报。当然,如果这3000块有5%的损失,那就是损失150块,这个机构就资不抵债了。高杠杆率,可以让一个机构在上升的市场里获得超额的回报,但同时也会让一个机构在下降的市场里蒙受巨额的损失。这100块借3000块的数字并非凭空而来,根据不少人的估计,这次在次贷危机中被收购的贝尔斯登和倒闭的雷曼兄弟,就是在用如此高的杠杆率在市场中赌博。

 

一些缺乏透明度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爆炸性增长,是让次贷危机更加复杂的另一个原因。在过去几年,一种名叫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的衍生产品经历了集合级数的增长。这种产品简单说来就是一种贷款保险。打个比方说吧,美洲银行持有大量的住房贷款,担心这些贷款有可能变成坏债,美洲银行就可以和AIG签定一个信用违约互换,这个互换的基本条款是美洲银行定期向AIG支付一定的费用,具体的费用根据贷款的风险而定,而AIG承诺在贷款变成坏债的情况下赔偿美洲银行的损失。在市场好的时候,持有信用违约互换对AIG就像是收保费,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在市场坏的时候,信用违约互换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务负担。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信用违约互换是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的。因此也许美洲银行最初是和AIG签订的互换,但AIG却把这个互换卖给了第三个机构,比如说贝尔斯登。根据估计,信用违约互换的市场规模有几万亿到几十万亿美元之巨,频繁的买卖和持有这种产品,无形中把所有的机构都拴在了一起。

 

次贷危机的显性化

 

有了前面的背景,就不难理解次贷危机的发生和其深远的影响了。次贷市场的膨胀是基于对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假设之上的,但美国的房价在2005年达到峰顶之后,就开始不断下滑,很多人在享受了低首付和最初两年低月供的待遇之后,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住不起现在的房子。房贷的坏债开始大幅上升,一场雪崩就这么开始了。

 

最先陷入危机的是那些直接涉足次贷业务的房贷企业,还有那些用高杠杆率投机的机构,于是就有了今年三月贝尔斯登的骤然坍塌。贝尔斯登的资产是已经不太值钱的次贷产品,它的负债却是大量的短期债务,而它的自有资本又不足以弥补其在次贷产品上的损失。几乎就是在几天之内,贝尔斯登发现自己已经无法从市场上借到新的资金,而旧的债务却已经到期必须归还,那时那刻,贝尔斯登的命运就已经被确定了。美联储的出手相救,只是让贝尔斯登有秩序的退出市场而已。雷曼兄弟几乎和贝尔斯登遇到的是一样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美联储没有在最后一刻拯救雷曼兄弟。

 

事情并没有在此结束。次贷危机重挫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这不仅使得原来那些本身就有风险的次级贷款变成了坏债,原先那些被认为相对安全的房地产贷款也变成了坏债,对这件事情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份额占到美国房贷市场2/3的房利美和房贷美。房利美和房贷美事实上也属于高杠杆率投资的企业,他们一方面利用政府的隐性担保,可以从市场用比其它机构更低的利率获得融资,另一方面他们将几乎全部的资产都投在了房地产上。更糟糕的是,次贷原本是两房不应该碰的资产,但两房经受不住利润的诱惑,违规持有了大量的次贷产品。和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相似,房地产市场的坏债,使得两房的资产迅速缩水,资本严重缺乏。如果美国政府再不介入,两房很快就会处于技术性破产状态。两房的规模,以及它们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支柱作用,使得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出手接管它们,用政府信用和资金来维持整个市场的运转,并期望在未来能够慢慢处理两房手头那些目前严重贬值的资产。

 

事情仍然没有结束。次贷危机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市场,其更大的威力还在于其对衍生产品市场的冲击,前面提及的信用违约互换就是一颗定时炸弹。AIG,作为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在信用违约互换市场非常活跃。这个神奇的金融产品,在没有危机的时候,为AIG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收入。但是,当市场走低的时候,这个产品就成了AIG严重的财务负担。随着市场越来越差,随着信用评级机构对AIG的评级越来越低,AIG就不得不注入更多的资金来弥补自己在信用违约互换市场的损失和充实资本金。但市场已经对AIG失去了信心,再也没有人愿意借钱给AIG了,于是AIG也被推到了破产的边缘。这一次又是美联储,用惩罚性的条件给了AIG850亿美元的过度性贷款,这一做法显然是为了防止AIG的崩塌对市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保险公司原本是应该在灾难中为人提供帮助的,如果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保险公司自己在灾难中首先倒闭了,这对上到华尔街,下到普通老百姓的打击都会是致命的。

 

可惜的是,事情还没有结束。次贷危机最深刻的影响,不是几个投资银行的倒掉,也不是那些烂掉了的房产,而是整个市场信心的丧失。整个金融市场赖以生存的信用市场,在用惊人的速度干涸。换句话说,原本一个机构靠一个电话就能借来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但这个市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消失了。这导致了所有资金短缺的机构都将面临灭顶之灾,而这些机构如果倒掉,那些原本“健康”机构的资产上可能瞬间就会出现大量坏债,从而自己也陷入危险之中。这种连锁反应一旦发生,整个美国的金融市场就可能陷入全面的崩溃。正是担心这一末日情形的出现,美联储和财政部正在督促国会出台一个耗资高达7000亿美元的拯救方案,赎买任何可能的坏资产。这一次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机构,而是拯救整个华尔街,拯救美国赖以生存,引以为荣的金融市场。美国政府的希望是用这7000亿美金买回华尔街投资者的信心,但从这两天市场的反应看,华尔街的信心依旧脆弱。虽然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庞大的支付能力和在国际资本市场相当好的声誉可以避免灾难性结果的出现,但7000亿美元很难说是这场危机最后的代价。根据有的估计,这场危机有可能需要3万亿美元才能解决问题。

 

次贷危机的影响

 

次贷危机的影响注定会是深远的。美国当然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但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危机又发生在举足轻重的美国,这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全球性的危机。最现而易见的是各国在次贷危机中直接的损失,欧洲和日本持有了不少的次贷产品,蒙受了相当的损失。中国虽然也有一些损失,但总的数额并不算太大。

 

对一些严重依赖外资的国家,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收缩,这些国家很可能会遭遇外资的流出,特别是短期流入外资的紧急回撤,从而引发国际收支危机和货币危机,然后进一步引起这些国家内部的金融危机。这样的危机我们并不陌生,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样的一场危机。

 

除去金融市场,真实经济也极有可能会遭遇沉重打击,特别是美国的经济。美国经济一旦走低或者陷入衰退,所有对美国市场有依赖的经济都会受到连带影响,这不仅包括向美国出口制成品的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也包括那些依赖原材料出口的国家。

 

美国为解救华尔街,凭空多出了一万亿美元甚至更多的财政支出。美国在过去这些年已经债台高筑,这多出的一万亿更是雪上加霜。可以预期,这一万亿美元最终会用三种方式被消化掉:高税率,高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高税率会妨碍美国中长期的增长,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而高通胀和美元贬值则意味着,所有的国家都直接或间接的要承担这一万亿美元的成本,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

 

如果说这次次贷危机可能有正面的影响,那就是这场危机注定会带来监管机构和市场对华尔街运营模式的全面反思。除去少数自由主义者和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大多数人的共识都是,无干预的自由市场,缺乏透明度的交易和少数机构的冒险行为,会给整个市场带来破坏性的影响。等这场危机平静之后,相信各国政府都会出台对金融市场新的管制办法,这些新的管制很有可能会包括对透明度的要求,对杠杆率的限制和对衍生产品投资的限制。当然,这中间也会有矫枉过正的危险,过度的管制会抑制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如格林斯潘所说,次贷危机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幸运的是,各种信息表明,中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强劲的经济,雄厚的外汇储备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抵御各种可能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强劲的后盾。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我们要做的是从次贷危机中学习经验教训,使得我们自己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少走弯路。

 

此条目发表在经济学笔记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25 Responses to 次贷危机ABC

  1. ALEX说道:

    感谢博主!
    这是目前为止我看到最容易理解的次贷危机讲解了。
    之前看到的都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呵呵

  2. qj说道:

    感谢贴出您的文章,受益匪浅。

  3. jebel说道:

    现在看清楚了。一切都是老米设的局。
    让美国下层住不起房的忍,都住上了别国资本替他们买的房子;让那些所谓的外汇储备都见鬼去吧

  4. xiangke说道:

    这篇文章,不像你一惯的风格.
    "据说""据统计"感觉是某个中国式记者写的不负责任的流水帐.
    希望你来一个学术系列记录次级债.
     
     

  5. xiaojie说道:

    最后一段是编辑帮你写的吧。遣词造句太公式化了。
    我不能认同中国在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如果象冰岛一样变成全国性的破产,中国的1万亿美元国库券是不是打水漂了?

  6. xiaohua说道:

    通俗易懂,很好!谢谢!
    对发展后的形势也分析下吧!

  7. 说道:

    想切切的问一下中国的内需很强么,国内市场是真的很好么?

  8. feng说道:

    一直在找类似的文章,终于找到了。

  9. huo说道:

    写的真好

  10. dou说道:

    对危机的描述简单明了,谢谢。不过最后,对中国真的影响有限么?靠中国的内需…… 很久前就有人提醒江南企业危矣,现在已经是一片悲号了。

  11. 一览说道:

    写的很好,我看了两遍,超喜欢,渣叔太有才了!
    可问题是,现在如果我们不帮美国,美国就以台湾做要挟,我知道赎回这个孩子要很多钱,但也没想到美国居然无耻到如此地步。
    我们愿意帮美国,正如渣叔所言,美国经济垮掉对我们也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也希望发挥我们应该发挥的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一个影响力砝码日益加重的大国,在欧洲一边安慰山姆一边捂紧钱包的时候给美国一点更真实的慰藉比口头上的鼓励当然更够意思。但是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比如暑假的我),美国经济衰退已经不幸成为事实,这当然是布什的愚蠢而已,他比较倒霉,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该怎么做到什么度都要从中国的国家利益去考虑。
    我们应该而且也绝对会帮助美国但不一定要按美国以为的方式,任何人都不能如此任性。美国应该懂这个道理。
    “危”有时候等于“机”,没有人知道时机是否成熟,没有人知道中国是不是准备好了,但是如果“危”也许对中国而言就会成为“机”谨慎的中国人也许会在成功以后回头来看会发现其实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倒是想起祖先成吉思汗的塑像,一手握拳,一手安抚。
    所以,谁都不要以为自己手中的牌足够好,没有人看到中国的牌,所以不要轻易和中国博弈。
    十一逛北京动物园特意看了皇帝拜“本命佛”的地方,看到王公大臣因为国捐躯而立的巨大墓碑。也去看了德胜门,空间里有很多照片大家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12. 一览说道:

    不是布什的愚蠢,整个体制的思考,甚至一向追捧自由经济的我也要禁不住怀疑美国模式了呦!
    投资有风险,但是风险转嫁了依然存在,它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以几何倍数或者更隐蔽的形式出现,这种金融大厦金融就是“鸵鸟”金融,怎么可能不出事?正应了渣叔那句话:出来混,呵呵迟早是要还滴。以为给风险穿上迷彩服就可以假装不存在,太天真了吧。
    那么既然美国模式已经倒塌,偶像光环消失以后就会成为缺点的放大镜,只希望我们在解剖以后能够为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在探索自己的路子的时候有所启发。

  13. 一览说道:

    为什么偶都留不上言?

  14. 一览说道:

    鸵鸟金融
     

  15. jorende说道:

    好文,本人博客进行了转载,报告一下:http://jorende.blog.hexun.com/

  16. 尚磊说道:

    受教了,非常感谢。

  17. xiaohua说道:

    报告一下,我也转帖了,留做资料,一般没有人其它人看,自己的地址就不贴了

  18. yingdong说道:

    弄半天,还得靠凯恩斯主义,历史果然是螺旋式的,上不上升就不知道了

  19. 说道:

    俺是个农民。。不懂这个。。。
    但俺晓得。。。这人吃的太饱了是要消化消化地。。。不然,
    这个人是要垮台地。。。。///
    呵呵

  20. Robert说道: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的钱会流向房地产而不是其他领域呢?房贷机构为什么要贷款给明知道还不起钱的人呢?是不是正是因为Fannie Mae和Freddie Ma的担保呢?既然Fannie Mae和Freddie Ma是政府支持的企业,那么他们的失败,算不算是政府的失败呢?

  21. ming说道:

    你好,我也转一下,转到我的space了,谢谢

  22. Enthappy说道:

    博主,你说中国损失的数额不算太大,但是我看新闻:中国的1.8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有1万亿投向了与美国证券相关的市场,这1万亿中,超过40%投资于房利美和房地美所发行或担保的债务。(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gjj/200807/0730_2201_683322.shtml )一半以上的外汇储备,难道还不算大?我还看到俄罗斯也投入了上千亿美金,这些钱,是否不会再回来了?http://www.make-icon.net

  23. tang说道:

    很不错啊,我引用了哦

  24. 说道:

    I think u should put more weights on how the sub-prime market formed,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Such as the term-structure in 2001, the tax-effect, the sales\’s deception, the rating agent, the toxic-trench and other things.

  25. Yan说道:

    写的很好懂。正在看这方面的知识,多谢!

留下评论